新浪微博VS腾讯微信,你更看好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博、微信,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的明星,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的后起之秀,前者出身于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后者出身于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腾讯。作为各自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主推产品,两者都背负着公司的巨大期望。那么,就当下的情况而言,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更有优势呢?

腾讯微信VS新浪微博


1 U" v7 {; b2 x% s1 k

  一、用户数

据某互联网检测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微博用户的总量约为3.27亿,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比达到88.81%。

而据新浪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第二季度广告营收超过1000万美元,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3.68亿,并继续保持增长。

“终于,2亿!”2012年9月17日凌晨,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腾讯CEO马化腾随即转发了此条微博。

从用户量来看,微博显然是比微信多的。

  二、用户粘性

何为用户粘性?笔者的理解就是用户把某应用作为自己的必备工具,通过它能够满足用户的某些基本需求,并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对应用有较强的依赖性强。

就数据而言,没有任何第三方数据表明新浪微博的用户粘性比腾讯微信强,但就笔者的观察和使用情况来看,新浪微博的粘性显然是要超过腾讯微信的。

微博的粘性为什么比微信强?因为微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微博也是人们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之一,而微信,目前还没有成为人们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主要工具,微信用户现在用得多的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主要功能,大多时候是作为用户的一种消遣功能存在。

  三、用户习惯

什么是用户习惯?用户习惯是一种不需要意识的行为,它是用户经过多次重复后形成的惯性,它是一种跳过思考而直接进行的行为。比如,我习惯把常用的app放在我的手机桌面,习惯把常用的工具放在电脑桌面,习惯通过微博了解当下的热点等等。

而这种用户习惯,也一直是很众多互联网创业者梦寐以求想要获得的东西。因为一旦用户习惯被养成了,应用下载量、访问次数这些公司赖以生存的东西就有了保证。

现在,你有经常使用微信的习惯吗?在笔者看来,微信还没有让用户形成一种用户习惯。起码我自己没有天天使用微信的习惯,不管是看新闻,联络朋友,发短信,还是微信的其他功能,都没有让我养成使用微信的习惯。

反过来,现在每天都在使用微博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和朋友进行联系,通过发布,评论或转发别人的微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微博已经成为了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四、盈利模式

在商业模式方面,新浪微博已经开始了自己尝试。据新浪最新发布的2012年Q2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广告营收超过1000万美元,微博广告占总比达10%。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表示,从客户和广告机构的初步反应结果来看,新的微博广告系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在商业模式方面,微信也在做一些尝试,比如前不久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就被看着是微信的商业化措施之一,此外,微信与商家推出的微信会员卡也是微信的商业化尝试,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微信公众平台还是微信会员卡,都没有多少营收,起码跟微博目前的营收相比,相差巨大。就微博和微信的盈利模式,目前来说都不成熟,尚处于摸索挖掘阶段。

以上就是微博和微信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各自的现状,从现在的情景来看,不管是从用户量、用户粘性、用户习惯、盈利模式,微博的优势都较为明显。

那么微博现在的优势会一直持续吗?笔者认为恐怕未必。为什么这样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前期的积累确实很重要,但是在二者差距不是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更需要的是对行业的理解和领悟。就现在双方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来看,微信团队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更为深刻,这一点从他们对LBS的运用上就能够看出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解和领悟比基础更为重要。

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信大家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这两款产品都非常熟悉了,在各种智能手机应用市场中,这两款产品通常都会被放在“装机必备”这个栏目里。那么这两款“杀手级”产品到底有何异同?到底是谁动了谁的奶酪呢?在下做个轻度解析,敬请各界好友批评指正。

相同点一:短时间内实现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用户从零到两亿,新浪微博则用了24个月,微信更是只用了20个月。两个产品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数量巨大的客户群,我想除了“免费”以外,更多的是两个产品都深谙客户需求,满足了用户的 “贪、嗔、痴”,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效应。

相同点二:催生新兴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

据DCCI《2012年中国微博蓝皮书》统计,八成以上微博用户对企业官方微博迚行了关注,平均关注7.96个,相比较2011年平均6.59个增长了1.4个;另外,微博平台对于电子商务的导流效果明显,超过半数的微博用户看到电子购物信息后会进入电子商务网站进一步了解和操作……平台效应引发大量商家的兴趣,不少企业在微博上开展了大量社会化营销、病毒式传播和网络客服活动。今年8月,微信平台向公众开放,普通用户都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不少企业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建立官方微信,实现精确营销和客户服务功能,小马哥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更是大谈O2O(Online To Offline)与微信的美好“钱”景。两种产品均借助平台属性和资源聚合能力实现了漂亮地完成了升值和转型。

相同点三:以庞大的用户群为基础聚合了大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浪微博充分体现出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制造者、消费者,同时也是传播媒介,去中心化、个性化的产品理念迅速将大量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加以聚合,再通过用户自发的筛选、梳理和整合沉淀了大量优质的内容资源。腾讯微信在开放公众平台后,对用户认证提高了准入门槛,加之相对更加强调通信的交互机制,想必对挖掘用户价值、提升内容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产品在Web2.0的理念基础上,还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将媒体、互联网、通讯技术充分融合,不但强化了信息关系,更是增强了用户粘性,形成了用户发展与内容发布的良性循环。

相同点四:抢得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客户端时间份额

原本碎片化的时间在移动客户端用户的指尖点击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根据DCCI2012年最新调查发现,用户通过PC端、智能手机端、平板电脑、功能手机访问微博的日均时长分别为2.66小时、1.85小时、1.62小时和1.90小时,占比分别为48.85%、74.90%、83.58%、95.03%。随着微信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微信对用户时间份额也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总结一下,这两款产品在用户扩张、商业创新、资源聚合等方面都具备不可小觑的实力。然而,做新闻出身的曹国伟和做QQ出身的马化腾必然会赋予两种产品不同的基因。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两款产品的不同之处。

不同点一:微博更倾向于媒体,微信更倾向于通信

核心业务属性不同,微博作为社会化的媒体受到了广泛好评,甚至有网友称微博是“上帝给中国最好的礼物”。这当然是得益于微博的媒体属性,让用户可以自由发表和获取观点和信息,虽说微博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功能,但用户选择微博更多的是“自媒体”功能;与之相较,微信则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交流(包括语音、图片以及后期版本的视频等),流畅的业务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来替代传统运营商提供的短彩信及部分话音业务,尽管微信公众平台也具备一定的内容推动功能,但这种基于“点对点”的“通信模式”与微博的“点对面”的“广播模式”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

不同点二:微博更倾向于泛社交,微信更倾向于圈子

如果说微博是对“全世界”说,那么微信则是对“朋友圈”说。曾有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江苏一局长误把微博当QQ 与情人调情内容暧昧被围观”,这位局长显然没有弄清楚微博“泛社交”的业务功能,惨遭围观。微博用户更多的是在“晒”,而微信用户更多的是在“聊”。

不同点三:微博是独立产品的单兵作战,微信是产品群的的集团作战

众所周知,小马哥带领着腾讯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打造了数量可观的产品和应用,比如QQ、QQ邮箱、音乐……微信在一推出后便可以轻松地获取一部分数量可观的“初始用户”,然后新浪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门户网站,虽说在后期,新浪不断推出“新浪视野”、“微博桌面”等产品,但与集团军作战的腾讯相比,还是略占下风。

不同点四:微博用户群相对较为集中,微信则是男女老幼通吃

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用微博的多半是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城市白领和企业用户,用微信的却是“男女皆有、老幼咸宜”,不少退休后的老年人以及刚上学的小孩子也在使用微信。两种业务的用户群结构有一定差别。

事实上,微博和微信两大互联网界的明星产品虽说都具备了较大用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平台效应,但两者似乎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也不存在谁动了谁的奶酪。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拥有大规模用户的我们,应当怎样运用好“平台化”的思维更好、更深地挖掘价值,提升能力。

) V7 Q+ N6 L5 l9 `




上一篇:微博营销不是微信营销!浅谈微信营销的误区
下一篇:互联网:腾讯微博今日的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